第(2/3)页 “也许,他是修成长生,再去推动种种政策吧。” 李隆基嗤笑一声,刚想反驳,却突然想起一事。 朱厚熜是真的笃信有长生。 他与那些一开始雄才伟略等到后期疯狂寻求长生的帝王不同。 他从一开始就信。 …… 【外交策略:朱厚熜在外交上的态度十分强硬。】 【嘉靖二年,在东南地区,爆发了“争贡”事件。】 【所谓争贡,就是有两家日本大名,一家是明朝特许进贡的,一家是不经许可自行朝贡的。】 【因为朝贡明朝后,皇帝会赏赐回礼,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。而又恰好,这两家大名素有旧怨,仇人相见,大打出手。】 【不但烧毁了市舶司的招待所——嘉宾堂,还袭击了武器库,殃及沿途民众。】 【争贡事件爆发后,朱厚熜断绝了日本所有大名的朝贡请求,史称“绝贡”。】 【此后日本方面多次请求恢复朝贡,嘉靖皇帝一概不允。】 【争贡事件后,明朝对日本的合法贸易断绝,海上非法的武装走私开始猖獗,由武装走私又发展为劫掠沿海各地。】 【嘉靖十八年(1539)、嘉靖二十六年(1547),日本两次遣出使团,试图改善与明廷关系,恢复贸易,最终无果。】 【日本大名领主在牟利之路断绝后,转而更加支持各地浪人与中国海商(寇)结合,从事海上劫掠,骚扰中国沿海。】 …… {当时的日本因为吹灰法炼银技术的使用,白银供给充足。} {而从事海外贸易的中国商人又迫切需要白银。} {日本的各大名领主也对中国商品有着强烈需要,恰巧手中又有大量白银,争先恐后地对华贸易。} {可以说日本国内的各类消费都离不开中国的商品,中国货品运至日本即能卖出高价。} {……中国制造,自古以来是吧……} {一个大铁锅在日本就价值银一两,也就是三石多一点的米!而此时明朝的一石大约是120斤,一个大铁锅就能卖出相当于400斤的大米!} {中国有商品、日本有白银,利润还惊人,你皇帝空口白话就想阻止双方的走私贸易?真当一开口天下从伏啊。} {是挺有魄力了,但军事拉胯没有后置手段。} {一时竟分不清他这贸易是该断不该断……} {毕竟这些也是大明财政不好的缘由之一。} …… 大明·永乐时期 朱棣看着天幕,突然道: “老大,你觉得嘉靖做的对吗?” 朱高炽抿了抿嘴角,低头道: “爹,谁也没有前后眼,看不到那么远的事。” 朱棣沉默了。 是啊,谁也没前后眼。 但如果朱厚熜知道了后果就一定不会松开口子吗? 或者说,这个口子真的不能开吗? 天幕上说朱厚熜断了贸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