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第282章捣毁作假工坊【第一更!求订阅!】 帝京城南面,出城后五十一里地,有一个地处两条交通要道上的镇子。 镇子名叫兴伦镇,人口不算很多,大约两千多人,不过镇子的面积很大,覆盖了方圆五六里。 除了一系列的饭店、酒楼、客栈、车马行等等必要设施,也有不少的作坊和宅院。 位于镇子西头有一个宅院,占地大约是五亩,平日里进进出出的人不多,但门口周围都有一群护院,时不时的还带着看家狗到处转悠。 这下子一些鸡鸣狗盗的家伙也不敢去那儿了。 所以没有人知道,这是一间专门造假的工坊。 早在三个月以前,他们就开始在仿造做裕王府的白。 白的工艺放在现代都算是比较复杂的,需要专业的工厂来做,更别说是古代了。 就连柳铭淇的白,实际上比起人家现代的白色泽、纯度来说,都是一个渣。 但是在古代就已经很好用了。 应该说让人叹为观止。 所以很多人眼红白的利润,却根本没办法做出白来。 原因很简单。 白白,你总得拿出白一点的出来吧? 那黄秋秋的东西是什么? 你总得拿出颗粒分明的来吧? 那一坨一坨的东西是什么? 只要这两点不过关,仿冒白就没有市场。 普通的有钱人买白的话,都是一斤一斤的买,必须要开封检查。 至于那些一次买几十包几百包,却又不开封检查的人……对不起,你觉得你可以欺负他们?你敢生产别人也不敢卖呀!脑袋都要没有! 所以哪怕是大家集中了制人们来做,都还是做不出来。 哪怕做出来,品相也不堪目视,只能卖给那些没见识的人,永远做不大。 这个情况,在大白兔奶出来之后,就有了极大的改观。 吗蛋。 我做不了白,但是用白和牛奶做的大白兔奶,我总是能模仿得像的吧? 虽然人家那个正宗的又柔软又能定型,而且吃着就有满嘴纯正的奶香和甜香,但又有多少人能吃到呢? 大多数人只是听过名字而已。 大白兔奶基本上连京城都没出去,就被全部抢光了。 但是它的名头很大,现在连江南的人都知道了。 那就给大家了造假的机会。 做出来的太软了? 没关系,加入白面粉多裹几圈就行。 做出来的不够白? 还是加大白面粉的分量就行。 只要能切成圆滚滚的棍状,然后用模仿的写着“裕”字头的大白兔奶纸包上就行。 反正他们都没有吃过,谁知道真正的大白兔奶是什么模样儿? 而且咱们的比正宗的大白兔奶便宜,他们一包二十颗一两银子,我们一包一百颗才二两银子。 而且咱们的数量还多,你要多少有多少! 就这么的,许多黑色的产业链条就建立起来了。 兴伦镇的这个宅院就是属于其中一个。 别看人家的宅院本身不大,地下还有一层呢。 每天这里都能做出两三千包的假大白兔奶,卖了五六千两银子,结果成本才多少? 加上原料和人工一起,不到一千两。 如此一来,一个月就是十几万两银子的利润,一年下来一百五十万两是妥妥的! 自从十二月赚到了十三万两银子之后,这群人就坚定了这个想法,连眼珠子都是红的。 不但是决定进一步的扩大规模,还要增强销售网络,争取先把河北和安徽的渠道打通再说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