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正胡思乱想中,汪忠把旨意宣完。 “臣叩谢陛下!” 孟青云忙谢恩。 “爱卿平身!” 盛桢道,“孟卿以后就在殿内早朝!” 这是殊荣,标志着孟青云已成为皇帝亲信。 顿时,殿内众臣目光闪烁,各种滋味都有。 文德殿说书是从七品,历来有四人,他们共同为皇帝讲说书史,解释经义,并备顾问。 别看是个小官,却是天子近臣,能参加早朝,还时常和皇帝交流••••••只要合皇帝口味,就是前途无量的官。 多少人削尖了头都挤不进来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。 孟青云这开局••••••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官宦子弟也望尘莫及。 好多人听到这个消息,估计得羡慕的吐血。 君臣礼毕,青云恭恭敬敬站在一旁,脸上没有半点兴奋的波澜。 他还在想,说书到底如何说书? 范贤等人疑惑不解。 按正常程序,孟青云应该在翰林院进修一年,然后再封官。 但皇帝却火急火燎任官,还没有和内阁通气,直接御封。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。 第一次是提升孔德,这次又是孟青云。 怎么好事都让他们翁婿得到了? 可他又没办法提出异议。 说实话,孟青云有大功于社稷,敕封个从七品官不为过。 可陛下不通气就怪事了。 明显是对内阁不满意。 嗯,还得从长计议! 盛桢不给内阁通气,就是烦他们会用各种理由反驳,所以直接用特权。 他本想让孟青云观政一年,然后重用。 但想到孟青云的能力出众,观政真是暴殄天物,索性让他参政。 派到鸿胪寺和外使打交道,肯定胜任,外使也会头疼,但翁婿共掌鸿胪寺••••••还是分开的好。 这是皇帝的通病,盛桢绕不开。 派到国子监教数学,派到户部管理税收••••••盛桢想了好多部门,都感到孟青云没问题,但总觉得这样安排就是浪费人才。 人才就应该留在自己身边献计献策。 接着各部门开始奏事。 宗人府、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工部、吏部、三法司•••••• 盛桢很敬业,认认真真将这些奏事一一批复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