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待得喂饱了儿子,她就让吴嫂子把孩子抱了下去,然后取出一个本子,认真写了起来。 她不知道她极力想要达到的强大,是不是足够保护儿子。 但作为母亲,这条路再难,她都必须走上去,不能回头! 一进了腊月,整个京都比之平日都热闹了几倍。 家里在京都外有庄园的,庄头要带了庄户进城到主家土产,鸡鸭鱼或者野物。 也有外地赶回过年的,更有商队急着往自家铺子送新式样绸缎,或者各色海货儿干货儿。 城门口,几乎日日都堵的水泄不通。 陈武牵着马缰绳,小心跟在进城队伍里,生怕马匹一时烦躁发狂,再闹出什么大乱子。 马车里,九儿抱着小刀,偷偷掀开窗帘看热闹。 陈武翘脚不时张望,好不容易还有三四辆马车就要轮到他们了。 这时候,陈安和吴岩终于赶到了。 陈家父子相见,自然是欢喜又想抹眼泪了。 但这可不是说话的地方,轮到守城兵卒检查马车的时候,吴岩拿出一块牌子,又塞给守城兵卒一块碎银子。 那兵卒草草检查一下,就让马车通过了。 陈武看的惊奇,进了城一边赶车,一边小声问道。 “三爷如今这么厉害吗,随便一块牌子都可以免检了? 我当初也来过京都,一车药材,差点儿被翻的底朝天!” 陈安笑道,“爹,这牌子不是三爷的,是三爷特意去寻辛先生借的。 辛先生的侄儿,是就成兵马司一个小校尉,就是负责这个城门。 所以,那些兵卒才愿意给个便利。” “原来如此,那也是三爷厉害,得辛先生看重。” 陈武是习武之人,对读书人很是敬畏。 而方玉从一个农家小子,硬是走到如今,考举人进京,桩桩件件都让人更是佩服。 很快,马车就到了辛家的别院,这里临近城墙,算是偏僻之地。 但难得也是安静,没那么多车马喧闹。 门房小厮们早听说方家送年礼的马车到了,都是赶紧出来帮把手儿。 马车被赶去了马厩,马车上的箱子和筐子就流水一样抬进了小院儿。 月兰接了儿子,差点儿哭成泪人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