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到时候觉得咱们家里不错,再签契书也不迟。” 说起工钱,众人还坐得住,但听说孩子也有安排,可以读书。 杨老爷子第一个就带头站起来,给方老二行礼。 无论谁家,孩子都是一家子的希望所在。 若是能读书,出人头地,谁不高兴呢。 更何况,他们都是刀口舔血之人,孩子可以读书科考,简直是一步登天。 “主家厚恩,我们做牛做马也必定报答。” “不,不,各位快坐。” 方老二笑着扶了老爷子,应道。 “说句玩笑话,咱们家可不缺牛马。 唯一要求各位的就是忠心,在咱们家,犯了什么错,可能都有转圜的余地。 但若是不忠,绝对不能活!” 方老二收了笑,正色同众人说道。 “各位一定把我最后这句话当回事儿,否则后悔时候,也就晚了。 当然,我们家里如何,你们如何,都要天长日久相处,总会互相熟悉了解。 契约的事不着急,各位先住下,就当走亲戚了。 我让朱叔给大伙儿安排点儿小事儿,打发一下无聊日子。 等我忙完这一段,若是我们两方互相都合脾气,再签契书也不迟。” 杨老爷子想了想,点头头,众人也是跟着附和。 这时候,朱叔上前拱手。 方老二就道,“朱叔,这些兄弟就交给你安排了。 正好田里西瓜要开园了,酒坊那边,还有梨园,都要加强巡逻人手。 另外,各家嫂子们若是不嫌弃,可以到秋梨膏作坊那边整理打扫。 一个月后,那边也该开始熬秋梨膏了。 总之,你看着安排,别亏待了各位兄弟。” “是,二爷。” 方老二送了众人出院子,就带了两个小厮进城去了。 众人目送他走远,朱盛就同众人说道。 “大伙儿别以为二爷是怠慢咱们,其实家里最近在城里买了院子,好像还要再添一个庄园,二爷忙着呢。 走,大伙儿跟我走,咱们去百瑞院。 晚上要大灶上多做几个好菜,咱们好好喝一杯。 待得歇两日,再开始上差。 我把话儿放这里,你们来了梨花坳,就一定不想走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