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论起来,这也算劫富济贫了,是好事!” 赵金莲听得仔细,又一向知道小儿子有主意,她这才放了心,叹气道。 “我也知道这些,就是…就是这银子来的太容易了,怕咬手。” 王氏赶紧笑着劝道,“娘别担心,这银子赚回来,怎么都能花出去。 我倒是觉得,银子越多越好。 上次妹妹还说,过几年三弟兴许要放出去做官。 实在不成到时候,三弟去一个穷苦之地,咱们家里出银子,帮着百姓发家致富。 这银子就用到正处了,还给家里累积了福德,是不是更好?” “哎呀,还能这样?” 赵金莲被儿媳一哄,最后一点儿担心也没了。 “娘老了,见识不如你们多。 你们啊,就记得,一定要多做好事。 否则福气太多,咱们平民老百姓受不起。 另外,这几天有功夫,咱们去城外庙里上个香。 马上天气冷了,看看有没有困难的人家,舍点儿粮食棉衣。” “好啊,娘,我晚上就跟老二说。” 王氏痛快应下,如今家里进银子同流水一样,怎么也不差这么百十两,她自然不能惹老太太不高兴。 很快,白老头儿从田里回来,喊了淘气的七斤和八斤,一家人就吃饭了。 吃过饭,方玉抓紧时间回他的小楼读书。 赵金莲眼见儿子这般,就忍不住发愁,拉了儿媳低声唠叨。 “老二媳妇,你说老三是不是没开窍啊?怎么就不想娶媳妇呢?” 哪有嫂子关心小叔子房里事儿的,王氏知道老太太是急糊涂了,就笑道。 “估计是老三太忙了,等以后让妹妹问问。 他们兄妹俩年岁相当,什么话都说。 兴许哪日妹妹看中什么姑娘,老三都不问就直接娶了。” 赵金莲被逗笑了,嗔怪道。 “你可算了,哪有娶媳妇比种白菜还容易的。” 这件事也就这么揭过去了,婆媳两个忙着去摘果子,备着王氏和刘氏走娘家。 再过些时日,天气太冷,风雪大,赶路不方便,总要提前回去看看才好。 她们不知道,一朵烂桃花,已经悄然落到了方玉的头上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