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只要能走动的孩子,都会自己端了碗吃饭,让做什么就做什么,几乎很少有闹脾气的。 于是,原本这里的半大孩子们,都能胜任做个孩子王和寝室长。 负责照顾和带领这些小娃娃们吃喝穿戴,洗漱睡觉。 方玉给众人分配了任务,每个房间留两个半大小子看顾。 白日里,吃饭时候,就负责抬了粥桶和碗筷,负责别让孩子们烫伤。 也分配玩具,阻拦孩子们打架。 甚至负责替孩子们倒马桶,毕竟外边太冷了,免了孩子们风寒,就是免了麻烦。 晚上时候,还要烧炕,几个小娃娃一床被褥,总要起来帮忙盖几次被褥。 而那些病着的孩子,就交给了更细心的老人们照看。 每日喂药,擦洗手脸,喂饭,哄劝。 同病相怜的关系,这些老人和半大小子对新来的小娃娃都很是用心。 原本大理寺的人还担心,他们在济安堂住了两晚。 眼见孩子们被照顾的很好,他们就又开始偷懒了,不再这里多留。 只在前后门留了一些差役看守,免得有人打这些孩子的主意。 倒是方玉白日上差,下差就会赶来,而且每次他都不空手。 不只给孩子们带东西,就是守门的差役们也常得他的好处。 不是几个热乎乎的肉包子,就是烤的流油的红薯。 东西不值什么钱,但却让差役们分外心热。 别的不说,他们虽然也穿了官袍,但同真正当官的大人们可是天差地别。 人家是府衙的主人,他们是奴才。 平日呼来喝去,那是常事,碰到谁心情不好,拿他们撒气也不是没遇到过。 但方玉这般,见到他们拱手行礼,说起话来就带笑。 惦记他们在门外吹风,送烈酒。 惦记他们没吃饭,又带肉包子。 这般敬着护着他们的官人,可是太少了。 他们别说给方玉下绊子,恨不得唯命是从。 偶尔有同僚跑来寻他们闲话儿,说起这事儿,同僚也会酸溜溜提醒几句。 “这些当官的,最擅长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了。 给些小恩小惠收买你们,以后还不知道让你们怎么为难呢。” 差役里立刻有人反驳道,“张兄弟,你这话就不对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