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往年的正月,就是走亲访友,各种吃喝玩乐的好时节。 但今年京都的正月,却因为选妃一事格外不同。 就是各家依旧有宴席聚会,话题也多半围绕这件事打转。 以至于,京都上空都弥漫着一种紧张和期待。 各家有名的绣庄,几乎是大年三十都在忙碌。 绣娘们差点儿累瞎了眼睛,就为了各家闺秀们需要赶制的华服。 就是方家常去的那家小绣庄都忙的厉害,吴嫂子过去取方玉的新袍子,居然空手而回。 最后,她苦笑同主子禀报。 “三爷,您的袍子还要三日才能缝制出来。 另外,老板娘还缠着我,问家里有没有好皮毛了,她想买几件呢。” 方玉笑道,“辛家的酒宴还有几日,倒也来得及。 至于皮毛,我记得库房里还有几张,你挑两张送去吧。 毕竟同这绣庄走动有两年了,妹妹也喜欢过去,当卖个人情了。” “是,三爷。” 吴嫂子应下,忍不住抱怨道。 “为了选妃,各家姑娘们都要疯了。 我过去的时候,有好几家的婆子就等在铺子里,守着绣娘缝裙子呢。” 方玉回身,望望院子里跑动玩耍的孩子们,心里叹气。 “旁人的事,咱们管不到。 只是把这些孩子照管好,就是大功德一件了。” 吴嫂子也是可怜这些孩子,足足三百多,而且二百是女孩子。 重男轻女,放到谁家都避免不了。 小子养到十岁上,就可以干活儿了。 但丫头却天生不如小子力气大,十五六又要嫁人,兴许还要贴一份嫁妆。 怎么说,都是不合算。 特别如今要搭着路费,千里迢迢的到京都寻回去。 恐怕很多人家,就是知道闺女在哪里,也打了退堂鼓。 “是,三爷放心,我一定仔细看顾。” 正说着话的时候,突然有人拍门。 方玉去开门,却是两个守门的大理寺差役,旁边还站了两个小吏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