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自从中考之后,我和她再也没见。我是一个感性的人,也会经常回忆当初的豆蔻年华。甚至我会以为,她若未嫁,我若未娶,我们会不会弥补豆蔻年华留下的遗憾。我也想象着对方忽然出现在眼前,想着再次相见聊天聚会的情景。 我也期盼着和她再次相见。 然,我错了。错过的青春,终究是是错过了。当我真的再见她的时候,想说的只有淡淡的一句:好久不见。 这四个字是我告别豆蔻年华最好的方式。 我问道:“你在做什么。” 她道:“我是一名幼师。” “幼师?”我虽讨厌教师这个职业,但不讨厌教师,“孩子的童真也会感染到你。” 她笑道:“孩子的童真是可贵的。但,现在的孩子伤不起呀!” 她的笑容还是那么迷人,我道:“看来,你被他们伤得不浅。” “现在的孩子,打不得,说不得。来学校不是为了读书,是被家长送来给我们带的。我们从教书育人,变成了保姆。” 她说这句话的时候,我感受不到生气,最多是多了点心酸。想当初,我们读书的时候,提倡的是黄金棍下出好人。如果我们在学校被揍了,父母不会生气,反而会感谢老师。 随着,年龄的增长。我也一直在解读,黄金棍下真的是出好人?难道教育学生就只能用武力来解决问题。 我想?会有更好的方式。 我看着她,道贺道:“恭喜你哦。” 她的神色有些不解地看着我,似乎再问,这有什么好恭喜的。 我也读懂了她眼神要表达的含义,又说:“你可以亲自实践,没有黄金棍,仍旧能教育好孩子。你可以用自己的教育方式,告诉迂腐的教育之人,他们的方式是错的。” 她先是愣了少许,渐渐眉宇舒展,笑着说,“不错。这也是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。对待顽皮的学生,要用宽容的眼光,以理服人。我们这代人吃过的苦头,总不能延续下一代人。” 我也是在黄金棍下长大,深受其害。且不说,这个教育是对,还是错。现在是二十一世纪,什么都在进步。总不能一直延续这种教育模式。要知道,黄金棍有好,也有坏。这几个字是不能与国际教育接轨的。 “我们吃过的苦,也该终结。” “想象很美好,现实很残酷。想要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变,那比登天还难。” “因为有你们,敢于大胆创新,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教育孩子。这个社会才会有进步的动力和源泉。我希望可以看见告别黄金棍下的时代。” “我会努力的。”她又笑了,看着我,就好像从来不认识我一样,“你呢?现在做什么。” “医生。” “你不是讨厌这个职业吗?” “年轻,没有选择啊!” 她又问道:“当初?你有没有…” 我知道她要表达的意思,点头道:“有。” 她笑了笑,不再说话。 第(1/3)页